八十天环游地球
首页 > 八十天环游地球 > 译本序

译本序

如果这个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发生在21世纪,那决不会有任何人对它提出质疑。确实,在航天航空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搭乘飞机绕行地球一周只需短短一两天。肯花上三个月乘坐轮船和火车环游世界的人,倘若不是对陌生的国度充满好奇、渴望探险的年轻人,便是腰缠万贯、做好了详细度假计划的富翁。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怀疑他们能在八十天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旅行。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地球两端的距离。但是,如果把时钟往后拨回一个半世纪,如此仓促的旅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这是发生在没有飞机、没有远洋轮船、也没有新干线的凡尔纳的1872年,是一个只能利用轿子、火车、马车、游艇、邮轮、雪橇甚至大象作交通工具的1872年。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用富有创造力的画笔,勾勒出一幅生动奇特的19世纪世界地图卷,带领大家和小说主人公菲莱亚斯·福格一起体验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八十天。福格是英国伦敦改良俱乐部中的一位上流绅士。他举止奇特、深居简出,以准时和办事缜密著称。一个偶然的机会,一起英国国家银行失窃案引发了大家对能否用八十天时间环游地球的热烈争论,争论的结果是:福格用自己一半的家产和俱乐部会友打赌,断言自己可以绕环地球一圈后,在第八十天准时回到俱乐部。“英国人对待打赌这样重大的事情从来不开玩笑”,所以他立刻带着新雇佣的仆人——一个名叫路路通的法国人开始了这段匪夷所思的旅行。

根据《每日晨报》设想的路线,福格从伦敦出发后,先坐火车和邮船来到苏伊士,再乘船到达印度孟买,然后沿新完工的铁路横穿印度半岛抵达加尔各答,接着坐船途径新加坡来到中国香港,再搭乘邮船经过日本横滨到达旧金山,随后乘坐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来到东海岸的纽约,最后从这里坐船回到伦敦。但是根据报纸的计算,即便是中间每个环节衔接得一丝不差,也必须要用满八十天才能赶回来。而且事实远非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福格一路上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每当大家以为顺利渡过一个难关时,都会突然冒出一个新的阻碍,读者刚刚松下的神经再一次因为主人公的意外遭遇而绷紧。但福格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超凡的冷静,面对任何变故都能沉着应对,看不出丝毫慌张。每次危难关头他都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与福格同时环球旅行的还有一个坚信他窃取了英国国家银行巨款而后逃之夭夭的侦探菲克斯。侦探一路跟踪福格,意外地卷入了这次旅行,他不断地制造麻烦,阻挠福格前进。所幸的是,由于每次他都和逮捕令失之交臂,在回到英国之前,这个倒霉的侦探一直都没能把福格抓到手。另外,在穿越印度的时候,福格和路路通勇敢地从凶悍的印度僧人手中救下即将殉葬的老王公遗孀——奥达夫人。这位温柔迷人、高雅贤淑的夫人此后也跟随福格一起环球旅行,并在故事的最后嫁给福格,成为了他的妻子。她的出现为这位法国作家的小说增添了不少浪漫的气息。

小说的结尾颇具戏剧性:福格一行经过千辛万苦回到英国,在离伦敦只有一步之遥的利物浦被菲克斯侦探逮捕。等菲克斯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放走福格时,一切已然太晚——尽管福格一路猛赶,却仍比约定时间晚了五分钟赶到伦敦!就在大家为绅士因打赌失败而破产懊恼、唏嘘不已时,作者笔锋一变,新的转机出现了:因为他们一直自西向东前进,所以无形中为自己多赢得了一天。福格终于在最后一秒钟赶到俱乐部大厅,赢得了打赌。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最有名的著作。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作者使用的笔墨不多,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却把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福格是一个行为精准、作息有规律的英国绅士,他对于生活作息有着超乎寻常的苛刻要求;他外表冷酷,谨言慎语,平常人很难猜测到他的内心世界;在旅行途中,他喜怒不形于色,面对任何变故都能泰然处之;但是在冷峻的外表之下,他又时常显露出慷慨、勇敢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他大方地拿出打惠斯特牌赢的钱馈赠给可怜的乞丐,他甘愿牺牲宝贵时间前去营救即将殉葬的奥达夫人,他毅然决然放弃打赌乃至赔上性命,亲自带队解救遭苏人绑架的路路通,甚至对那个差点让他倾家荡产的菲克斯侦探,他也没办法怨恨,最后把打赌赢的仅有的一千英镑分给了他和路路通。仆人路路通的性格则和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人如其名,各行各业都能胜任;他经历丰富,却正直善良、容易受骗,面对狡猾的菲克斯侦探,不知不觉中说漏了嘴;他粗中有细,对待主人绝对忠心耿耿;一路上他虽然常常会不经意间犯错误帮倒忙,但在营救奥达夫人的时候却表现得异常神勇。总之路路通和福格两人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正是有了他的加入,旅行才顿时变得更有趣味。侦探菲克斯是旅途中的不速之客,他的性格中有贪婪的一面,为了高额悬赏的奖金,他不惜卷入环球旅行跟踪疑犯;他精于算计,陷害路路通,拆散主仆二人,并处处设置障碍阻挠福格前进,但他的如意算盘总是一次又一次落空;他又有恪尽职守的一面,在过了英属领地之后,为了保护心目中的疑犯安全回到英国,他奋勇保护福格免受拳头之苦,并想方设法帮助福格早日回到祖国。

小说的人物设置和故事构造并不复杂,但能在简单之中引人入胜,能把人物刻画和小说情节发展拿捏得如此精妙,这一点足见作者功力。这部三十七章的小说字字扣人心弦,故事的发展跌宕起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屡屡为主人公的命运捏一把汗,直到故事的尾声才得以长舒一口气。这部小说最初在《巴黎时报》上连续刊载,轰动一时,以至纽约和伦敦的记者每天都要用电报报告虚构的福格目前所在地。当时有许多民众也在打赌福格能不能按时赶到伦敦。当小说连载到福格错过了驶向英国的船时,每一家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公司都向凡尔纳提出,如果他把福格安排在他们那一家公司的船上,就送给作者一大笔钱。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儒勒·凡尔纳对于“科学幻想小说鼻祖”的称誉绝对当之无愧。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的父亲是位颇具声望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却自幼热爱海洋,喜欢探险。十一岁时,他私自跑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商船上,企图随船出海冒险,但最后还是被父亲抓回家中,从此被严加看管,并向父母保证从此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才促使凡尔纳一生都在幻想中驰骋。他起初在巴黎学习法律,后来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1850年,他与大仲马合作的剧本《折断了的麦秆》在大仲马的剧院上演并大获成功。186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反响巨大。在初次成功的激励下,凡尔纳继续以探险和科幻为题材,尝试多种写法,一口气发表了《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总标题为《奇妙的漫游》。随着他的文学创作逐步进入成熟期,完成了《八十天环游地球》和《太阳系历险记》等作品。儒勒·凡尔纳的书无疑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百多年来,风靡了全世界。他也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满绮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人文景致和奇妙的发明创造。他的科幻小说决不是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想,也不是凭空捏造的神秘奇观。他在书中所写的事实都是事先经过周详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比如写《气球上的五星期》之前,他曾经埋头在巴黎图书馆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钻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科学。《海底两万里》中他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海底景色和海洋生物,也是他在参考了大量海洋地址、生物资料,作了几十万字的笔记以后的产物。在写作《从地球到月球》之前,他曾经反复测算了发射太空船的弹道,甚至还向教授高等数学的堂兄请教。《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福格一行途经的每个国家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无一不是当地历史面貌的真实写照:王公称霸的未开化的印度、大烟馆遍地的中国香港、街头满是穿着和服木屐的女人的日本、印第安人肆虐的美国中部……福格遭遇的各种自然阻碍也写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冬季海面的台风、强行霸占铁路的野牛队……正因为在写作之前做足了功课,凡尔纳的小说虽然出自幻想,却植根于现实,充满了真实的色彩,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他笔下的情节尽管非常离奇,却总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

然而,和福格一样,儒勒·凡尔纳也是一个不出家门却熟知天下事的奇人,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他坐在地处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的家里,年复一年地挥笔写作,世界上几乎没有他没到过的地方,天上、地心、海底……到处都留下他想象力的踪迹。最令人惊叹的是,他是一个对未来事物的伟大设想者。他的主要作品出版于19世纪末,但作品中的许多设想在20世纪都变成了现实。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在飞机问世半个世纪之前已经设想了直升飞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海底两万里》中的巨型潜水船“鹦鹉螺号”,在它的启发下,1954年,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法国的无人驾驶机器人潜水艇也以此命名。总之,20世纪的多种科学发明创举都被这位科幻大师预见到:潜水艇、飞机、导弹、坦克……凡尔纳将日后出现的种种奇迹写得那样详细准确,不禁让人惊叹于他的未卜先知。

凡尔纳的作品深受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思想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的影响。16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文主义力图集人类从古至今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大成,如拉伯雷,他的作品包罗万象,集农艺、医学、航海、天文、神学、物理学等众多知识于一体。凡尔纳的作品中就带有一点拉伯雷人文主义的影子。另外,他的作品之所以历经一个世纪,仍能为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读者津津乐道、竞相传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用自己对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浓烈爱好,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把专业书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科学和艺术超凡融合的创作之路。在他的小说中,科学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和数字,而是一件件由它们转化成的实实在在的创新发明。他的很多奇思妙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变成现实。由此看来,凡尔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非凡前瞻性的科学家。

凡尔纳的作品寓科学、创造、艺术和趣味于一体,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正是怀着对作者的崇敬和他书中这份幻想中的真实感,一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年轻读者手捧《八十天环游地球》,兴味盎然地踏着福格的足迹,一遍又一遍回味那惊心动魄的八十天旅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