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堂索稿,不给又不可,给又没有东西。近几年来自己检察,究竟所知何事,结果如理故纸,百之九十九均已送入字纸篓中,所余真真无几矣。将此千百分中残余的一二写成文章,虽然自信较为可靠,但干枯的木材与古拙的手法,送出去亦难入时眼也。吾辈作文还是落伍的手工艺,找到素材,一刨一刨的白费时光,真是事倍功半,欲速不能,即使接到好些定单,亦不能赶早交货,窃思此事如能改为机器工业,便不难大量生产,岂不甚妙,而惜乎其不能也。不得已,只好抄集旧作以应酬语堂,得小文九篇。不称之曰小品文者,因此与佛经不同,本无大品文故。鄙意以为吾辈所写者便即是文,与韩愈的论疏及苏轼的题跋全是一类,不过韩作适长而恶,苏作亦适短而美,我们的则临时看写得如何耳。清朝士大夫大抵都讨厌明末言志派的文学,只看《四库书目提要》骂人常说不脱明朝小品恶习,就可知道,这个影响很大,至今耳食之徒还以小品文为玩物丧志,盖他们仍服膺文以载道者也。今所抄文均甚短,故曰小文,言文之短小者尔,此只关系篇幅,非别有此一种文也。
廿三年四月十八日。
平伯出示一册,皆是不佞所寄小简,既出意外,而平伯又嘱题词,则更出其表矣。假如平伯早说一声,或多写一张六行书裱入亦无不可,今须题册上,乃未免稍为难耳。不得已姑书此数语,且以塞责,总当作题过了也。十八年四月四日,岂明。
平伯来信说将裱第二册账簿,并责写前所应允之六行书,此题目大难,令我苦思五日无法解答,其症结盖在去年四月四日不该无端地许下了一笔债,至今无从躲赖,但这回不再预约,便无妨碍了。至于平伯要裱这本账簿,则不佞固别无反对也。十九年九月十五日晨于煆药庐,岂明。
不知何年何月写了这些纸,平伯又要裱成一册账簿,随手涂抹,殃及装池,其可三乎。因新制六行书,平伯责令写一张裱入,亦旧债也,无可抵赖。但我想古槐书屋尺牍之整理盖亦不可缓矣。
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于苦茶庵,尊。
手教敬悉。承惠赐贵刊及刊物,至感,愧无木瓜以奉报琼瑶耳。天马书店详细未知,因有浙五中旧生在内,命自选一集,故以《知堂文集》予之,原来只是炒冷饭,亦无甚意思也。贵处承允出版,久所欣感,唯苦于写不出东西,无可报命,冷饭又岂可多炒,此想均在鉴察中也。×××君言论不甚入时,取憎于青年新人,亦是当然,窃意以为在不投机不唱虚伪高调之点或不无可取,故鄙人觉得不必过于责备,况即×君之低调鄙人也唱不出耶?妄言聊申鄙怀耳,希勿见责。平津不知究竟危险否,此似亦非吾辈臆测所能知,恐只能听训而已,无地可迁,姑且安之。匆匆奉复,顺颂近安。作人启,四月七日,(二十二年)
案敝信向不留稿,箧底忽得此纸,乃系写错重改者,故抄存之。
昨日建功过访,以其大父慰农先生家书一卷见示,并属题跋,余不能书而欣然应之。何也?父祖贤慈,人生最大幸福,建功能得之,此大可贺也。为父或祖者尽瘁以教养子孙而不责其返报,但冀其历代益以聪强耳,此自然之道,亦人道之至也。然而在祖宗崇拜之民族间盖戛戛乎其难之矣。
民国二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作人识于北平苦茶庵。
此南朝物也,乃于后门桥畔店头得之,亦奇遇也。南齐有国才廿余年,遗物故不甚多。余前在越曾手拓妙相寺维卫尊象铭,今复得此砖,皆永明年间物,而字迹亦略相近,至可宝爱。大沼枕山句曰,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此意余甚喜之。古人不可见,尚得见此古物,亦大幸矣。
民国廿二年重五日,知堂题记于北平苦雨斋。
废名藏不佞所寄小简积数十通,裱为一巨册,令题记之。册成而废名归黄梅去,遂阁置萧斋中,喜暂得偷懒,待废名来催时再题未晚也。唯题亦无甚话可说,只是有一件事想提出异议,废名题跋中推重太过,窃意过誉亦是失实耳。雨后新凉,偶记此语,乃并不待废名之催而写了矣。
廿二年七月廿五日于北平苦雨斋,知堂。
案角牴盖古已有之,唯掼跤与角牴异同若何,则非余所能言也。半农于荒摊得此卷,命题记之,余但知所画为掼跤图,有十六清朝人正在演技,想见当时有此风俗,如见古代胡服习射景象也。卷用土黄布为之,着笔设色皆极素朴,绝非廊庙间物,半农谓当系打拳卖药者流所张贴者,是或然欤,此则更令余觉得大有意思者也。闻今国术馆中亦有掼跤一科,然则此又未必限于民间矣。
民国廿二年八月四日,知堂题于北平市。
绕门山在东郭门外十里,系石宕旧址,水石奇峭,与吼山仿佛。陶心云先生修治之,称曰东湖,设通艺学堂,民国前八年甲辰秋余承命教英文,寄居两阅月,得尽览诸胜,曾作小诗数首记之,今稿悉不存,但记数语曰,岩鸽翻晚风,池鱼跃清响,又曰,萧萧数日雨,开落白芙蓉。忽忽三十年,怀念陈迹,有如梦寐,书此数行以赠缉民兄,想当同有今昔之感也。
廿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在北平,周作人。
光绪末年余寓居东京汤岛,龚君未生时来过访,辄谈老和尚及罗象陶事。曼殊曾随未生来,枯坐一刻而别,黑子时读书筑地立教大学,及戊申余入学则黑子已转学他校,终未相见。倏忽二十余年,三君先后化去,今日披览冶公所藏黑子手札,不禁怃然有今昔之感。黑子努力革命,而终乃鸟尽弓藏以死,尤为可悲,宜冶公兼士念之不忘也。
民国廿三年三月十日,作人识于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