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峰石屋,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②,后住锡柯桥融光寺③。大父造表胜庵成,迎和尚还山住持。命余作启,启曰:“伏以丛林表胜,惭给孤之大地布金④;天瓦安禅⑤,冀宝掌自五天飞锡⑥。重来石塔,戒长老特为东坡⑦;悬契松枝,万回师却逢西向⑧。去无作相,住亦随缘。伏惟九里山之精蓝⑨,实是一金师之初地。偶听柯亭之竹笛⑩,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况兹胜域,宜兆异人,了住山之夙因,立开堂之新范。护门容虎,洗钵归龙。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半月岩似与人猜,请大师试为标指;一片石正堪对语,听生公说到点头。敬藉山灵,愿同石隐。倘静念结远公之社,定不攒眉;若居心如康乐之流,自难开口。立返山中之驾,看回湖上之船,仰望慈悲,俯从大众。”
【注释】
①表胜庵:此庵系作者祖父张汝霖所建。
②炉峰:即香炉峰,在今绍兴,是会稽山的一座山峰。石屋:寺院名,在香炉峰西面的山脚下。
③融光寺:在今绍兴柯桥街融光桥西南面。宋绍兴六年所建,明代称为融光寺。
④给孤之大地布金:来自佛教的一个典故。传说印度僑萨罗国给孤独舍买太子祇陀的一块庄园,赠给释迦牟尼。太子说如果用黄金铺满地面,他就自动让出庄园。孤独舍如太子所愿以黄金铺地,太子深受感动,遂以园相赠,以后这座庄园就以两人的名字命名,叫做“祇树给孤独舍园”。
⑤天瓦:即天瓦山房,在表胜庵下面,背面倚靠着悬崖峭壁。
⑥宝掌:印度高僧。五天:指古印度。古代印度分为五个部分: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中天竺。飞锡:佛教语,指僧人远游。
⑦重来石塔,戒长老特为东坡:语出于苏东坡《重请戒长老住石塔疏》:“大士未曾说法,谁作金毛之声;众生各自开堂,何关石塔之事。去无作相,住亦随缘。长老戒公,开不二门,施无尽藏。念西湖之久别,本是偶然;为东坡而少留,无不可者。”戒长老:宋代高僧,法名戒弼。
⑧万回师却逢西向:佛教典故,传说唐代僧人万回的哥哥在安西服役,父母想念甚苦。他便早上去探望兄长,晚上就带回书信。
⑨九里山:在今绍兴城南。精蓝:寺庙名。
⑩柯亭之竹笛:语出晋代《长笛赋序》:“(蔡)邕避江南,宿于柯亭,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抑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柯亭:又叫做高迁亭,在今绍兴。
了:了结。
洗钵归龙:典故出自《晋书·僧涉传》:“僧涉,西域人也,不知何姓。……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
半月岩:即半月泉,在绍兴天衣寺下。
一片石正堪对语:典故出自张鷟《朝野佥载》:“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庾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如何?’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
听生公说到点头:出自晋代佚名者撰《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人集。”后来顽石点头被用来形容所说道理非常有说服力。
远公之社:东晋时期,慧远集结众信徒在庐山创立白莲社,宣扬净土法门。
康乐: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字客,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会稽名门望族谢氏家族,袭封康乐公,是山水诗的开创者,有《谢灵运集》传世。
【译文】
香炉峰上的石屋是一个俗家姓金的和尚搭建的茅草房,用来看守土地,后来他到锡柯桥的融光寺当了住持,我祖父建成表胜庵之后,就迎他回山上当住持,并命令我作了一篇启文,文写道:“用丛林来掩映表胜庵,惭愧不能给大地铺满黄金以迎佛陀;以天作瓦来安置禅房,唯有希望金禅师不吝惜从锡柯桥移法尊到此石室。重来石塔,戒弼法师是特意为了苏东坡而建;悬挂作为契约的松枝,万回法师恰逢西去之人。离开的时候没有做作之意,来做住持也是听从缘分的安排。九里山的精蓝寺原来就是金禅师最初修行的地方。偶尔听到柯亭的竹笛声,暂时滞留在人间;炉峰山石屋前的烟霞久无人欣赏,想必已经是超尘物外了。譬如飞翔于青天之上的仙鹤,尚且眷恋原来的树枝;想念那片弥漫天空的云彩,也就飞回到原来的山岫中。何况此处是佳境胜地,更应该会吸引奇人异士。了却在炉峰山做住持的夙愿,立即建立新庵堂的规范。护门内容虎来卧,洗钵里让龙来归。早春的茗茶,仍然还是保持着寒冷冰泉的风味;腊月的香气,依然来自庵前的梅花。半月岩好像与人相猜谜,请求大师来为它指明道路,一片石头正可以相对话,任凭大师说法直到顽石点头。敬重地借九里山的山灵之地,愿意伴同山石隐居。倘若大师像慧远那样建立白莲社,一定不会皱起眉头拒绝;如果我们像谢灵运那样不是真心向佛,自然难以开口请求。我们正期盼着立即返回山中的尊驾,看返还湖上的船只,希望法师您仰望慈悲的佛祖,俯瞰芸芸众生,早日来做住持。”
【评点】
张家当年煊赫一时,自家出资建好庵堂来请法师做住持,并且还让张岱亲笔写了启文来恭请,可见其诚意。大多佛寺庵堂都建在风景优美、奇峻的山旁湖前。佛教宣扬一切皆空,但此等佳境胜地宛若仙境,可拟西方极乐,不知法师高僧们会不会为眼前的美景所动容?作者在启文中虽极力谦逊恭敬,但字里行间充满着诱惑的味道,仿佛他们家修建的这处庵堂是金法师不容错失的一块宝地。